基本信息 书名:周易略例 编著者:(三国魏)王弼 著;王锦民 解读 馆藏地:总馆 - 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B221.5/58 内容简介 《周易略例》共七章:“明彖”章涉及对卦体、卦名与卦辞的解释。论述《周易》的“彖”这一功能。如何以一爻为主把握作为有机整体的一卦的大义。“明爻通变”章揭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通过阴阳刚柔、往来交通,摹拟万事万物的变化。“明卦适变通爻”章揭示卦和爻之间的关系。“明象”章论述了《周易》的“象”这一功能。论“言”“象”“意”的关系。“辩位”章阐述对“同功异位”的见解,同时也揭示了“中四爻”的作用。“略例下”章总结出若干条《周易》的凡例,论及彖、象,“元亨利贞”四德等。“卦略”章例举十一卦作为解卦的例证。其中“明彖”与“明象”两章,是王弼哲学最有代表性的文本。注释部分则全引了唐代邢璹注。
基本信息 书名:孝经 编著者:汪受宽 解读 馆藏地:总馆 - 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B823/55 内容简介 《孝经》(今文经)原文,以清嘉庆二十年(1815)阮元《重刊宋本孝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为底本。本解读以通俗普及为宗旨,又要尽可能揭示其真蒂,故而必要时进行了一些学术考辨。注释以郑玄注、唐玄宗注、邢昺《正义》为主,兼采敦煌卷子、西夏文本以及汉唐至明清诸家注说,尽可能追踪原始,排除错误,择善而从。个别歧见较大者,则加以考辨,以略申解读者己见。
基本信息 书名:资治通鉴 编著者:(宋)司马光 著;张国刚 解读 馆藏地:总馆 - 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K204.3/39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 卷,全书正文有300余万字,若加考异与胡注,则达600 万字,记载战国到北宋建国前的历史,内容包括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文化等。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源、史料价值。作为通史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资治通鉴》的唐五代部分,编撰在两《唐书》和新旧《五代史》之后,作者在正史之外,引用的各种史料多达二百多种。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在资料取舍上,都有专业眼光下的甄别和严格的考订。依照《资治通鉴》编年顺序选录,并尽量对于各纪的内容都有所甄选。标题是编选者所加。
基本信息 书名:贞观政要 编著者:(唐)吴兢 著;谢保成 解读 馆藏地:总馆 - 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D691/161 内容简介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讨论国家治理、君臣关系等重大问题,客观反映了贞观时期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尤其是谏诤制度的由来及发展变化,其中规范君臣思想道德的思想和理论尤为重要。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贞观政要》记载的贞观时期君臣相得的历史场景,客观说明了“贞观之治”盛世的由来,以及其后期因政策变化而导致盛世难以为继的历史面貌。其编撰出版,对于提示历代君王及为政者重视“君臣合契”“君臣共理”的执政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信息 书名:史通 编著者:刘知幾 著;王嘉川 解读 馆藏地:总馆 - 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K092/19 内容简介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其编著时间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702),至唐中宗景龙四年(710)成书,花了九年时间。全书内容主要论述史籍源流,评价前人修史之得失,探讨史书体例及编纂方法。其中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有关史籍得失、史事正误异同的研讨等等,均具有开创性和总结的意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在史学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基本信息 书名:文史通义 编著者:(清)章学诚著;陈其泰 解读 馆藏地:总馆 - 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K092/20 内容简介 《文史通义》书中探讨的范围包括“文史著作之林”,即整个学术领域,突破经、史、子、集的畛域。《文史通义》论述的范围既包括历史编纂理论的探讨,同时又有更广泛的范围,包括探讨古代学术的源流演变和当今学术趋向隐藏的严重弊病,并且考论儒家经典的真价值,从哲理的高度予以阐释。这本《文史通义》解读,采用嘉业堂“《章氏遗书》本”,选了自《易教上》至《家书六》一共三十六篇文章,分别作了注释、旁批和点评,并为《文史通义》全书写了导读。
基本信息 书名:商君书 编著者:(战国)商鞅 著 ;蒋重跃 解读 馆藏地:总馆 - 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B226/13 内容简介 《商君书》现有二十四篇,内容以论述具体的治国方略为主,与《史记》本传所记商鞅本人思想行事相一致,同时也有关于政治问题的理论阐发,虽然篇幅有限,但达到了古代一流理论著作应该有的深度。全书可以作为商鞅和商鞅派法家思想的代表作。《商君书》的主要内容在阐述治国措施,但它的贡献,并不局限于具体的政策设计和阐释,它还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发表了重要的见解,成为后来法家思想的理论先导。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超越时代和国界,在人类的政治思想史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就说它是古代世界的一部理论著作,则未免感到不足。庆幸的是,它的确在一些理论问题上有着出色的发挥,作为理论思维的优秀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基本信息 书名:抱朴子 编著者:葛洪 著 ;张松辉 解读 馆藏地:总馆 - 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B226/14 内容简介 抱朴子,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内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本书选《抱朴子》诸篇志之精华,加以注释解读,于深入浅出之中,阐释道家之义理。
基本信息 书名:老子 编著者:王中江 解读 馆藏地: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B223.1/26 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老子》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著作《老子》的读物。这本书的编撰者们通过对《老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将其内容概括为几个核心主题,并加以详细的解释和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老子》的思想内涵。
基本信息 书名:新书 编著者:(汉)贾谊 著 ;方向东 解读 馆藏地:三层文艺阅览室2024 索书号:D691/162 内容简介 《新书》五十八篇,亡佚《问孝》《礼容语上》两篇,今存五十六篇,分十卷。卷一至卷四(《过秦上》至《铸钱》)为“事势”类,皆为文帝陈政事。卷五至卷八(《傅职》至《道德说》)为“连语”类。卷九(《大政上》至《修政语下》)四篇不标目(《玉海》标“杂事”)。卷十(《礼容语上》至《立后义》)为“杂事”类。“连语”“杂事”两类或为太傅时所用的教材和笔记,或释经传古义,或草创仪法,与“事势”类陈政事不同。《新书》反映了贾谊丰富的政治、经济、教育、哲学思想,而政治思想为突出。贾谊的政治思想,既不同于孔子的“从周”、“好古”,也不同于商鞅的反对“法古”。贾谊在《过秦论》里说:“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