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运大图书馆网站!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融通读书会|第三期“书韵芳华—文学经典与自我成长”读书沙龙活动
来源:图书馆发布日期:2024-11-28点击数:

11月26日下午,“融通”文化品牌系列活动—融通读书会第三期“书韵芳华—文学经典与自我成长”读书沙龙在图书馆三楼中厅教室306如期举行。本期读书沙龙由大学人文教研室王丹老师担任分享嘉宾。

此前,同学们已完成了为期五天的线上共读打卡,这加深了他们对《许三观卖血记》的理解与感悟,并为深入理解后展开更有深度和广度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活动中,王丹老师深入解读了《许三观卖血记》这部文学作品的内涵,引领同学们走进文学世界。她用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勾勒出许三观充满波折的一生。随着情节和故事的展开,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特殊的时代,见证了平凡的许三观在苦难深渊中奋力挣扎,却始终紧守内心的善良与执着。许三观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卖血,并非是一种轻易的抉择,背后所承载的,远远超越了简单的生存需求。那是他对家庭的担当,是在艰难岁月里对妻子、对孩子不离不弃的责任体现;那更是纯粹而深沉的爱,在困苦中熠熠生辉。透过文字与老师的讲述,同学们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普通民众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坚韧不拔的人性光辉与温暖力量,从而对文学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和时代有了更为深刻且立体的理解与感悟。

D915

郭瑞苗老师引领同学们共同探讨了文学价值与阅读乐趣。她先以站在悬崖边和平地上的砖头为喻,阐释了“无用”之物所蕴含的强大心理支撑作用,并强调了人文素养对理工科学生精神世界构建的关键意义,让大家认识到无用之用实则有大用。随后,又将阅读喻为“隐身”串门,以《许三观卖血记》为例,剖析了文学在启迪思考、塑造品格与助力应对生活挑战等多方面的积极效能。最后,概括总结了文学对个人成长和民族文化的双重意义,它既是个体心灵的精神滋养源泉,也是连接民族文化记忆的坚韧纽带。并由此鼓励同学们在忙碌中坚持阅读,让文学引领精神成长。

108CE

互动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就书中内容、文学与人生积极提问,分享感悟。老师们则援引生活实例,以平实易懂的话语为同学们一一解答。此外,老师们还大力倡导同学们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持之以恒地培养阅读能力,提升文学素养,让阅读与思考成为同学们探索人生、感悟世界的得力助手。

通过此次读书会,大家对文学的魅力和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以书为友,在阅读中汲取力量,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让文学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成长的旅程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任静   编辑:任静
分享到:

上一条:信息素养|我校尚悦老师荣获信息素养大赛教师微课赛国赛三等奖!
下一条:融通图书展|《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阅读推广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