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抉择 编著者:张平 馆藏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7/4913 内容简介 张平著的《抉择/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讲述了拥有上万人的大型国有企业纺织厂濒临破产,几千名即将失业的工人聚集在厂门口准备上访省委,偌大城市的交通即将陷入瘫痪。临危之际,清正廉明的市长李高成只身赴工厂了解情况。经过私访,弄清企业倒闭的祸首。正当他准备向腐败势力反击的时候,得知自己的爱妻竟是这个腐败集团的一员。站在党性与亲情面前,他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抉择》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基本信息 书名:骚动之秋 编著者:刘玉民 馆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7/4935 内容简介 《骚动之秋》是1990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为中国当代作家刘玉民所著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 。主人公岳鹏程既是一位名扬八方的农民企业家,又是一个称霸一地的土皇帝;既是一位新时代的弄潮儿,又是一个旧观念的继承人。他敬仰父亲的革命生涯,却与父亲水火不相容;他欣赏儿子的聪明才干,却与儿子不共戴天。《骚动之秋》作者刘玉民是一部反映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 ,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基本信息 书名:白门柳 编著者:刘斯奋 馆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3/357:1 内容简介 《白门柳》共三卷,第一卷《夕阳芳草》,第二卷《秋露危城》,第三卷《鸡鸣风雨》,为著名作家刘斯奋历时16年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中的三大名妓柳如是、李十娘、董小婉以及名士钱谦益与时代、命运奋力抗争的故事,有评论称其为“旧时代传统知识分子从政乱象的史诗”。
基本信息 书名:白鹿原 编著者: 陈忠实 馆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7/4931 内容简介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白鹿原》的故事主线,是围绕着关中平原上“白鹿村里白、鹿两姓家族祖孙三代恩怨斗争展开的。白、鹿两大家族的代表分别是白嘉轩与鹿子霖。小说的时间轴大体穿越了晚清帝制、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与新中国初创4个时代。 1998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基本信息 书名:战争和人 编著者:王火 馆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7/4915:1 内容简介 《战争和人》主要描写了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宦海沉浮,几经磨难,由混沌和懵懂逐渐走向觉醒和光明的过程,同时也从另一条线描写了童霜威儿子童家霆从年幼无知不断成长,*终成为正义战士的过程,通过几代人物的际遇,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
基本信息 书名:金瓯缺 编著者:徐兴业 馆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3/359:1 内容简介 徐兴业编著的《金瓯缺(共4册)》介绍了,宋徽宗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宋、辽、金各据一方。金国国力昌盛,辽国积弊重重,而北宋政府自澶渊之盟以来,以为天下太平,高枕无忧,终日歌舞升平,已是一派日暮景象。本书以武将马扩为主要人物,以其一家人的不幸遭遇为主要线索,层层展开,讲述了从宋、金海上之盟协议共击辽国,到金国撕毁盟约挥兵南下,北宋灭亡,宋高宗偏安江南一隅这段历史。其间政权更迭,人事沉浮,刀光剑影,狼奔豕突,爱国志士断头沥血勇赴国难,无耻官僚认贼作父觍颜事仇……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作品笔势凌厉,大气磅礴,犹如群山万壑,直奔荆门。读来令人时而血沸气促,义愤填膺;时而潸然泪下,慨叹不已。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上海市庆祝建国四十年优秀小说奖。
基本信息 书名:浴血罗霄 编著者:萧克 馆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2/144 内容简介 萧克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描写1933年,国民党五十万军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苏区的主力红军罗霄纵队按照中央的指示,向北挺进,去新的苏区。罗霄纵队一举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攻克、火攻敌人的堡垒。但在艰苦、残酷的环境下,罗霄纵队损失很大,不少战士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基本信息 书名:穆斯林的葬礼 编著者:霍达 馆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7/4936 内容简介 霍达创作的《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长篇小说,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笔下娓娓流出。“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的“演出”,体现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基本信息 书名:第二个太阳 编著者:刘白羽 馆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7/4920 内容简介 作者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的广阔的背景下,用饱含激情的笔触抒写了秦震、陈文洪、梁曙光等解放军高、中级指挥员和普通战士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亲人生离死别,战士流血牺牲,新中国如旭日喷薄——作者将其充满诗意的优美语言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融于一体,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本书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基本信息 书名:都市风流 编著者:孙力,余小惠 馆藏地:总馆 - 三层经典书籍专架 索书号:I247.57/4928 内容简介 小说以北方某大城市的市政建设为中心,刻画了上至市长下至街道各等人群的生态和心态,反映了城市改革的复杂面貌。市长阎鸿唤年轻有为,决心改善交通,改建街道解决居民住房困难,但自工程启动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碍。他力排众议,将城市改造与建设顺应了百姓的意愿。1988年,该作品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